

為什麼要定期檢視自己的工作狀態?
我們一生大約有 11 萬小時花在工作上。
想像一下:這些時間如果用在能發揮才華、帶來成就感的地方,你的人生會閃閃發光;但若每天都在壓抑、倦怠與妥協裡度過,久而久之不只是職涯停滯,甚至會影響健康與生活質感。
很多人只有在「撐不下去」時,才開始想:是不是該離職?
事實上,你的心與身體早就給了你訊號。以下 10 個跡象,就是你內在的聲音在提醒你:「該檢視目前的工作是否仍適合自己了。」
一、離職的 10 個跡象
1. 工作不再具有挑戰性
如果你的工作已經變得單調乏味,工作內容都很Routine,沒有新的挑戰和經驗的累積;也沒有機會加入公司內部新的專案或團隊,或者在現在的工作中學不到任何新的技能,和時代趨勢漸漸脫節,或者工作內容已經無法充分發揮你的能力和專長;又或者你在同一個工作岡位上已經待了很長時間而停滯不前…….,以上這些,就代表你已經達到了這份工作的發展極限和天花板 !
案例:小美在同一間公司待了8年,但卻一直負責相同的任務,無法參與更多或更新的專案,工作無法展現績效,履歷也無法有令人亮眼的經歷,升遷永遠輪不到她,但她卻很渴望能有更多的學習成長和發展機會,而這份工作似乎已經無法滿足她的職涯發展。
長期後果:工作經驗的累積和專業價值停滯不前,未來轉職時將失去競爭力,相同的例行工作不斷重複,自信心也可能被磨光。
2. 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觀
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價值觀與公司或工作不符,無法得到充分的認同,這會影響你的工作滿意度以及工作動力,當工作與自己的價值及使命不符時,你也會無法充分展現自己的潛能,會認為工作是在浪費寶貴的青春。
公司文化與你的信念完全不同,每天上班都像在自我內耗和浪費時間,內在情緒不段的拉扯和糾結,以致於長期身心俱疲。
案例:阿凱想推環保專案,但公司只在乎短期營收,他逐漸懷疑自己是否在浪費青春。
長期後果:價值觀衝突會造成能量流失,久了會覺得「活得不像自己」。
3. 對工作失去熱情
如果你對工作失去了熱情,覺得每天上班都是一種負擔,並產生倦怠感,代表你可能已經不再對工作充滿動力和興趣。這樣的情況會對你的工作表現和滿意度產生負面影響,並且會造成工作上的消極態度,使你難以發揮最佳表現。
每天起床第一個念頭就是「不想上班」,工作成了義務而非熱情。
案例:佳玲過去熱愛與客戶交流,但長期 KPI 壓力讓她失去笑容,對人群也感到厭煩。
長期後果:缺乏熱情會導致表現下降,進而惡性循環。
4. 工作與生活平衡嚴重失調
如果你經常因工作而忽略了生活中其他重要的方面,如家庭、健康、興趣嗜好等,這可能是時候重新評估工作是否值得。工作與生活平衡對於健康和幸福感非常重要,如果你的工作讓你幾乎沒有私人時間,長期的超時工作,甚至連假日都沒有自我的時間,除非是你很有熱忱或有很強烈的動力去工作,不然長期下來會不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,當工作成為你生活日常的全部時,可能會漸漸失去自我。
加班、假日出勤成了日常,生活被工作掏空。
案例:小強三年沒參加過孩子的學校活動,連結婚紀念日都因專案被打斷。
長期後果:健康惡化、家庭疏離,人生只剩下「賺錢與上班」。
5. 工作壓力已影響身心健康
如果工作壓力已經影響到你的健康,例如睡眠不足、憂慮、焦慮、身體不適、免疫力下降等,這是一個明顯的跡象。如果你每天早晨起床後,都會感到沮喪或厭煩時,這顯示你對工作的不滿已經成為常態,這種情況會對你的心情和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。健康是最重要的資本,如果工作開始危害你的身心健康,這是需要認真考慮工作的去留。
失眠、掉髮、焦慮,甚至腸胃出狀況。身體其實在替你發聲。
案例:阿芳因過勞導致胃潰瘍,醫生一句「是不是壓力太大」讓她崩潰大哭。
長期後果:健康比薪水更重要,若不處理,最後可能付出更高代價。
6. 不被尊重或不受重視
如果你的意見經常被忽視或否定,或是你的貢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,這會對自尊心造成負面影響。或者公司缺乏提供進修培訓機會,升遷館道模糊不透明,當你在工作中常覺得自己不如人,或常感到子我貶低價值感,或是常被當成工具人,當你在工作中無法產生價值,你就要思考這份工作是否能提升你自我價值感。
努力卻總是被忽視,甚至功勞被搶走。
案例:小安的提案被主管歸功給別人,讓她覺得自己形同透明人。
長期後果:持續被否定會侵蝕自尊,讓人懷疑「自己是不是不夠好」。
7. 薪資不合理
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薪資不合理,無法滿足你的生活需求,或者與你的工作量與薪資不成比例或不符合市場價格,因為薪資反應你在工作的價值,若有一份理想的薪水,就算工作的其他部分面向不符合理想狀態,大多數人仍會選擇繼續留任,因此。合理的報酬是必要條件之一。
付出與薪水不成比例,甚至遠低於市場行情。
案例:小君做同樣工作,外面行情高兩成,但公司卻用「這裡福利好」安撫。
長期後果:金錢的不公平感會不斷累積,成為壓垮留下動機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8. 工作環境不良
如果公司文化不正向,存在著霸凌、不公平對待等問題,或是工作環境小團體很多,職場政治問題嚴重,常逼著人得選邊站,同事間爾虞我詐,小人當道,是非不分,工作模式常不按牌理出牌、人治而非法治,或是你不喜歡老闆的管理風格,或者辦公室的工作氛圍很差,很怕動輒得咎,這都會讓你感到非常焦慮煩悶,在工作產生恐懼不安感。
小圈圈文化、職場政治、不透明規則,讓人每天如履薄冰。
案例:小偉上班前總要猜「主管今天會不會爆炸?」光是走進辦公室就心跳加速。
長期後果:恐懼文化長期下來會讓人心理受創,甚至影響未來對工作的信任感。
9. 與同事或上級關係緊張
如果你和同事、上級之間的關係經常處於緊張或衝突狀態,這會對你的工作情緒和工作效率產生負面影響,甚至影響身心健康。一個良好的團隊合作和良好的上下關係對於工作的快樂度至關重要。
衝突、冷戰、排擠,讓合作變成折磨。
案例:小珊經常被同事排擠,午餐只能自己吃,孤立感逐漸加重。
長期後果:缺乏支持會降低歸屬感與幸福感,進而拖垮工作動力。
10. 直覺告訴你該走了
內心的直覺有時候是非常準確的。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現在的工作不適合你,或者你有更好的機會等待著你,不要忽視這種感覺。信任自己的直覺,但也要做好充分的計劃和準備,確保轉變是正確的決定。
內心一直提醒:「這裡不再適合你。」
案例:阿明雖然薪水穩定,但每次經過公司大門都覺得胸口發悶。
長期後果:忽視直覺,會錯過最佳轉換時機,陷入更深的消耗。
二、自我檢測:你屬於哪一型?
請根據以上 10 項,為自己每題評 1–5 分:
1 = 完全不同意;5 = 非常同意
最後加總分數,看看你落在哪個區間:
- A 穩定觀測期(10–18 分)
狀態可接受,保持平衡,每季檢測並小幅調整。 - B 局部修正期(19–26 分)
出現幾個卡點,優先改善 1–2 項,設定短期改善清單。 - C 轉型籌備期(27–34 分)
還能撐住,但要開始雙軌:補強技能、更新履歷、拓展人脈。 - D 離職規劃期(35–42 分)
狀況惡化,建議啟動 90 天轉職計畫,建立安全墊並積極行動。 - E 撤離優先期(43–50 分)
健康與安全已亮紅燈,應立即啟動撤離或最快調動。
三、辭職前的三大準備
- 建立安全墊:至少準備 3–6 個月生活費。
- 更新與拓展:整理履歷、人脈,開始探索新機會。
- 補強能力:學習新技能,讓自己有更大的選擇權。
四、結語:辭職不是逃避,而是重生
很多人害怕辭職代表失敗,其實不然。
離開錯的地方,才能遇見對的舞台。
就像定期做健康檢查一樣,職涯也需要檢測,當跡象出現時,請不要忽視。
👉 測完後,你是 A、B、C、D、E 哪一型?
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代碼,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得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