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正念,活在當下的自在人生
你是否也曾因為工作壓力、人際關係、家庭責任,而讓情緒變得難以控制?
又或者,當你感到沮喪或焦慮時,第一個反應就是告訴自己「我應該要正向思考」、「我不可以有負面情緒」?
過去的我,也曾經如此。
直到我練習如何「正念」,才發現:我們真正需要的,不是立即改變情緒,而是學會接納並覺察當下的感受。
▌正念的核心概念
正念(Mindfulness)最核心的概念,是覺察當下,意思就是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發生的事,包括自己身體的感覺,到整個環境的變化。而在中文裡,「正」代表正在進行式,也有專注的意思,而「念」則是指心中的念頭、想法、感受和情緒。
運用正念的方法已經被科學研究證實,能夠改善我們的身心健康,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帶來更多的平靜和幸福感。
由此可知,正念的核心概念相當簡單,就是「覺察」,也就是透過觀察、並保持好奇心,不要有任何批判的心態,接納自己所有的念頭。但我們的生活中常會受到外在、自身的想法或慾望的干擾,而使我們分心,無法專注地活在當下,而正念就是幫我們找回初心的最佳工具。
▌正念不是強迫要正向思考,而是活出當下的選擇權
正念並不是要否定自己負面的情緒,強迫自己正向思考,而是練習如實覺察與接納當下的情緒與想法,不論是好或壞,都允許它存在。讓你能夠清楚知道此刻自己正在經歷什麼,無論是情緒、想法、身體反應,通通都允許它發生。
這種「不批判地看見」的方式,能讓我們重新成為自己情緒與行動的主人。
因為,當我們面對負面情緒時,常常會自動進入以下兩種模式:
🔸 壓抑它:「我不能生氣,我應該成熟一點。」
🔸 放任它:「我就是這樣,誰都別惹我。」
這兩種反應其實都失去了我們的主動選擇權,要不是把自己逼進壓抑的角落,要不就讓情緒控制了我們的行為。
而「正念」的練習,讓我們多出一個選項:站在情緒之外,用觀察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當下的狀態。
▌實踐正念的4個具體步驟
如果你也想開始練習正念,以下四個步驟能幫助你在生活中,逐步啟動轉化:
🔹步驟一:把注意力帶回當下
我們往往在生活中經歷著種種壓力和忙碌,常常忽略了當下的經驗。用正念改變的第一步是意識當下。關注當下的感覺、思想和感受,而不是沉浸在過去或擔憂未來。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體驗和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。
例如:我時常腦中想要做的事情太多,在寫文章的時候,又會想著某一本書還沒看完,或者擔心這篇文章發布之後會不會無法吸引讀者,甚至可能又煩惱著另一件事情,然後開始焦慮時間不夠用。當我練習正念時,我理解到我同時出現這麼多思緒和情緒,是因為我太想要一次把很多事情都做好並且完成,當我意識到我的情緒來源後,我反而能安住自己,回到當下,瞭解到我並不是效率低、易分心,而是需要更有效的時間管理,我可以把事情做更好的安排,而非急於一時半刻馬上完成。因此我就能讓心情放鬆,更專注在當下的任務,而不是一直處於焦慮的狀態。
🔹步驟二:觀察內在的想法與情緒
當你感到煩悶或難過時,不要急著評價自己的情緒。正念意味著觀察內在的世界,包括自己的思想和感受。當我們開始觀察內在世界時,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習慣模式和反應。這種觀察讓我們有機會放下負面自我批判的思維和情緒,並用更積極的方式回應生活中的挑戰。
例如:當我發現我有情緒出現時,我會先覺察並理解我的情緒是什麼,例如:「我現在感到緊張不安」、「我好像很在意別人的看法」、「我覺得這件事對我不公平,所以我很生氣」,這個練習步驟,就能幫我從情緒裡拉出一些距離,用第三者或旁觀者的視角去理解和釐清情緒的來源,並能更理性的看待當下自己的感受。
🔹步驟三:練習自我接納
自我接納,並不是放任自己情緒化,而是願意溫柔看待自己的不完美。
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時,我們可以用不批判的態度對待自己。這樣能放下自我批評和指責,並接納自己的一切,包括挫折和失敗。這種自我接納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強大的內在力量,並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。
練習接納自己的想法和情緒,反而更能讓自己能當下的情緒和壓力中解放出來,例如,我能可以對自己說:「我瞭解因為希望能受到公平的待遇,所以對於別人對我不合理的要求感到生氣」,你會發現,很多壓力會自然釋放。
🔹步驟四:在日常生活中實踐
用正念改變你的人生,需要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中,在日常活動中保持專注和意識,例如吃飯時專心品味食物的味道、感受自己的身體運動,與他人交流時要全神貫注地傾聽,體驗生命中的每一趟旅程,這種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連結當下的經驗,並以更好的提升生活品質。
▌結語:把選擇權交還給自己,從「看見當下」開始
練習正念,不是為了變成一個「更完美」的人,而是允許自己更真實地活著。
當我們不再逃避、不再急著「好起來」,才真正能從內在獲得平靜與力量。 如果你喜歡這個主題,請在下方留言,並分享你在正念實踐中的經驗。